第(2/3)页 听说厨子是孙大人的心腹,说话非常有分量,孙大人千里迢迢把这三个厨子带到沅陆,只因他们做饭非常好吃。 孙大人离开不了。 考生眼睛亮了又亮,暗暗把这种递送文章的法子记在心里,有需要就“偶遇”厨子。 考生们这里一堆,那里一堆,对着孙山以及一众官吏议论纷纷。 因为今年的院试非常特别,跟以往自生自灭的情况完全不一样。 这次衙门提供充足的条件,让他们身上的资金负担减轻不少。 李寡妇就是这次的受益者之一。 今日“科举誓师大会”,儿子站在学生堆那里,她就站在家长堆那里,等孙山一伙人走后,李寡妇立即跑到儿子跟前。 仔细地嘱咐:“儿啊,这次得要好好考。不要辜负孙大人的期望。咱们沅陆县难得来了一位好官,得要好好珍惜。谢天谢地,多亏有孙大人,这次参加院试,我们轻松不少。” 李寡妇因为有一手好绣活,所以才能供得起儿子读书。 只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,眼睛看东西越来越迷糊,好手艺也渐渐退化,赚的钱比以往少了不少。 儿子先中童生,之后落榜,之后再落榜,这已经是第三次。 虽然落榜次数不算多,但再也没有银钱支撑儿子继续走科举之路了。 李寡妇想厚着脸皮去借钱,也让儿子再考几次。 正想去借钱之际,哪知道学堂的夫子告知他们,衙门出了告示,这次院试可以免费护送,免费住宿,后来甚至还有伙食补贴。 李寡妇和儿子不敢相信,先壮着胆子跑到衙门问清楚。 看门的衙役态度非常不好,说话非常不耐烦,让他们有事无事都别来衙门,到县学那边去。 衙门并不是他们想来就来,想走就走的。 衙役向来像恶狗那样凶恶,李寡妇和儿子也习惯了。 急匆匆地跑到县学问,等到了目的地,发现不少人已经在了,问的是同样的一件事。 而县学那边非常明确地告诉他们,想要免费的护送,免费的住宿,先到所在学堂报名,然后夫子会把名单报告给县学。 还说凡是参加这次院试的童生,还能得到伙食补助。 也就是说他们这次科考,家里只需要出报名费,互结费就行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