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顾光楣压住万千思绪,亲自将宋沛年引到客位上,目光再次落在他的脸上。 他又将这张年轻的面容来回打量,眼睛、鼻子、嘴巴真的都像极了画像上的人,也就是他的舅舅谢听颂。 至于眉毛,顾光楣倒觉得像极了惠康帝的眉毛,父子二人皆是笔直的剑眉。 或是与这双明亮的桃花眼搭配在一起,这才显得不那么相似。 他也是见过李太妃的,面前这人果真印证了天幕所说的几分相似,面部轮廓锋利,带着清晰的棱角。 其实这轮廓也是像惠康帝的,只是惠康帝现如今发福了,面容趋于圆润,所以这才言像李太妃。 待到下人上茶后,顾光楣一默,抬手准备将茶叶投入茶壶中煮茶,却又被空中伸出的一只手拦住。 宋沛年面色恭敬,带着温和的笑意,“顾大人,让晚辈为您煮茶吧。” 燕陵茶文化浓厚,对待珍贵的客人都是主人家当场给客人煮茶分茶。 顾光楣眼里闪过一丝笑意,也没有拒绝,而是点头应好。 无论是与不是,为人处事倒是无可指摘。 或许也正是这为人处事的态度,才能在微末中,毫无助力、毫无背景的情况下打下那江山,以‘草根’登上那位置。 宋沛年用竹子制成的小镊子将茶叶慢慢夹入茶壶中,动作不急不慢,还颇有一种仕图上的美感。 顾光楣缓缓开口询问道,“不知孙婿未来有什么打算?” 宋沛年淡然开口,言简意赅,“等待吏部授官吧。” 顾光楣并不意外这个答复,而是又提及了最近朝堂上的‘难事’,比如南方的水灾,北方的旱灾。 最后归结为两个字,愁啊。 治水难,难在没钱。 茶水如鱼眼微响,宋沛年将茶壶盖子轻轻掀开一个小缝,这才道,“朝廷没钱,用这条河的人也没钱吗?” 见顾光楣朝他看来,宋沛年也望过去,“谁最受益,那么谁出这银子。” “换句话来说,河道修通之后,来往运船更加便捷,除了商户得利,沿途的省州也获利于此,省州修驿站和中转站赚来往船只的银子,还能繁荣了当地的商业,那么一省就该管一省的河道。” 顾光楣忍不住点头,这话倒是不假,如同六部的运转一般,很简单的责任划分。 可轮到治理河道时,就是想不起这最最简单的法子。 最朴素的法子,解决最难的问题。 待到茶水三沸,宋沛年缓慢为顾光楣添上一杯热茶,“顾大人,请用茶。” 顾光楣冲宋沛年做了一个‘请’的动作,这才将茶杯接过。 今日煮的是岩茶,茶汤带着岩骨花香,滋味醇厚,层次分明。 舌尖刚刚泛起轻微的辛辣,很快又被甘甜覆盖,仿佛能闻到岩石的味道。 顾光楣感叹道,“好茶!” 茶好,人更好。 又是一口茶香入口,顾光楣都不得不感叹自家的运道,尤其是他孙女顾瑜的运道。 简单交谈中,顾光楣已经确认面前这人十分有九分的可能是天幕所言的启明帝。 毕竟能从孤儿身逆袭成皇帝的,能是个傻子吗? 当然除了能力,还有时人常说的运道,孙女婿那次次孙山到进士的运道,又有几个读书人能够比得过? 虽然已经确认,可顾光楣也不打算告知任何人。 他的想法和老族长叠合,赶着上的能是什么好货? 与其将人送到惠康帝的面前,倒不如让他自个儿发现。 不过他倒是能提前将这人推到惠康帝的面前。 念及此,顾光楣开口道,“两日后,长公主要举办宴会,届时你也去结交些朋友,明天我让人将帖子送给你。” “多谢顾大人。” “你已与我孙女定亲,喊老身一句祖父也无妨。” 宋沛年:...... “祖父。” 顾光楣举起茶杯遮住嘴角的笑意,也不是想听这声‘祖父’,而是意味着自己成功压了某个皇帝一辈。 嘿嘿。 - 宋沛年临出府前又被顾璋给拦住,看向他时笑得喜庆的不得了,提着手中的木盒晃了晃,“我七姐亲手做的点心,可好吃了” 第(1/3)页